本网讯(通讯员 叶卓)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要求,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维护广大师生的合法权益和财产安全,提高在校学生识诈、反诈、防诈能力。2023年6月4日晚,人文学院各学生志愿者于一教各教室对学院学子们进行了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讲。
活动伊始,志愿者向学生们展示了江夏区高校电信诈骗现状。志愿者表示,目前江夏区高校共24所,在校学生30.3万人,仅2022年一年时间,高校诈骗案件数365起,因电信诈骗被骗总金额高达318.72万元。志愿者们说:“学生群体由于学习生活对网络的依赖程度较高、社会阅历较低等原因,容易成为犯罪分子的诈骗目标。在某些诈骗活动中,学生们也是‘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涉案的高发群体,并且在校学生卷入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人数逐年攀升。” 志愿者指明,高校学子对诈骗手段不熟悉等不熟悉,部分学子缺乏防范意识,因此高校组织防诈宣传具有必要性。
在一次次提问与回答中,志愿者向学生们介绍了常见的校园诈骗案例,并重点讲解了“刷单返利、冒充电商物流客服、贷款代办信用卡、虚假购物服务、网络游戏产品虚假交易、冒充熟人”等电信网络诈骗套路、手段,呼吁教育同学们要注意保护个人信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消费观。
志愿者建议学生们,当遇到疑似电信网络诈骗无法确认的情况时,可以拨打全国反诈专线96110,或者到就近的派出所找警察进行咨询。此外,志愿者推荐学生们通过官方应用商城下载安装“ 国家反诈中心”APP,绝不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
宣讲活动尾声,人文学院学生手抄《防范电信网络诈骗责任承诺书》。
人文学院此次举行的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讲会,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在校学生识诈、反诈、防诈能力,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诈骗形式、特点和危害,切实筑牢了思想防线,进一步增进学生对主题教育认识与理解,为“平安校园”建设奠定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