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王钰苹)2025年9月15日至9月21日是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为积极响应学校号召,切实增强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与防护能力,9月21日晚,人文学院组织各班级开展了以“网络安全”与“反诈教育”为主题的主题班会活动。本次活动旨在通过系统化、互动式的宣传教育,帮助同学们认清网络空间中的各类风险,掌握防范技能,筑牢校园网络安全防线。

在当今数字化、信息化深入发展的社会背景下,网络已成为学生学习、社交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伴随其便捷性与高效性而来的,还有信息泄露、网络诈骗、虚假信息、网络暴力等多重风险,尤其是在青年学生群体中,由于社会经验相对不足、防范意识尚显薄弱,更容易成为不法分子的目标。因此,系统开展网络安全与反诈教育,不仅具有现实紧迫性,更是一项关乎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工作。


在本次主题班会中,各班辅导员充分发挥引导作用,依托多媒体课件,围绕“安全文明上网”“个人隐私保护”“识别网络诈骗”“防范网络暴力”等核心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课件内容不仅涵盖法律法规知识、常见网络陷阱类型,还融入了大量真实发生的案例,如冒充熟人诈骗、兼职刷单、虚假购物、钓鱼网站等,使抽象的安全知识变得具体可感、易于理解。


许多班级还邀请当地派出所民警牛警官,结合近期发生的真实案例,进行了深入剖析和互动讨论,牛警官引导学生对近期高发的电信网络诈骗事件进行复盘和讨论,同学们踊跃发言,分享自身经历或所见所闻,现场气氛热烈,就“如何辨别真伪信息”“遭遇诈骗后如何第一时间止损”“怎样有效设置隐私权限”等问题展开热烈交流。在随后的互动问答和小组讨论中,同学们结合自身使用社交平台、在线支付、云存储等场景,积极提出疑虑和困惑,牛警官一一予以解答,进一步巩固了大家的认知和理解。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此次学习,不仅清楚了各类网络骗局的套路和话术,也更深刻意识到“网络并非法外之地”,每一个人都应当自觉维护良好的网络生态。

通过此次主题班会,同学们不仅增强了自我保护意识,也更加明确了作为新时代青年在清朗网络空间建设中的责任与担当。大家纷纷表示,将从自身做起,争当网络文明的传播者、网络安全的守护者。
人文学院将继续加强网络安全和反诈教育的宣传力度,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持续开展网络安全教育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系统的反诈知识和技能培训,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