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庄雨凡 魏俊华)近日,武汉工程科技学院团委收到了来自安宁市志愿服务发展促进会对于21级汉语言文学6班邓捷积极参与安宁市“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感谢信。对此,记者联系到了邓捷,并展开了访谈。
收到感谢信之时,邓捷非常惊喜又倍感荣幸。回忆此次社会实践,邓捷说道:“党中央始终号召青年人要积极主动地投身于志愿服务,要不怕苦不怕累,敢为人先。因此,当安宁市志愿服务队伍招募时,我想尽自己所能出一份微薄之力,便加入了其中。”在大学期间,邓捷坚持着“有一份光,发一份热”的理想信念,不断地着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她先后参与了安宁市“扶弱助残,共建和谐太平”志愿活动,“线上问诊”防疫志愿活动,“念安宁疫”志愿活动及“三下乡”支教活动等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
“最初参加志愿活动是受到了家人的影响。家人的引导和支持使我更加热爱志愿服务,也能更坚定地用自己的力量帮助他人。”提及其社会实践的初心,邓捷笑着讲述到,“我的妈妈一直热心于参与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并大力鼓励我多参与社会志愿服务,她也带着我参与了很多活动。我妈妈觉得在志愿活动中能了解到基层民众的真实生活状态,参与志愿活动也能提升我的阅历,提高我的的政治思想和觉悟,是与社会接轨的极好途径。”邓捷有着新时代青年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良好品质,她善于将理论联系实际,勤于思考,敢于挑战,尽自己所能回报社会。
在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中,邓捷带领老年人体验了现代方式的文化传承,教老人们用手机视频记录传统美食,和小孩们一同进行剪窗花活动。除此之外,邓捷主动学习了传统民族舞蹈,并在志愿服务期间和老人小孩一同跳起了民族舞蹈。邓捷认为,此次的社会实践最大的困难并不是组织一场上百人的大型活动,而是在活动中一些实际感受。一方面是一些老年人因受现代网络的制约,进而难以将自己的知识手艺传授给年轻人;另一方面是对于较小的孩子们,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过于死板和沉重。因此,在“卯免贺岁,迎新纳福”社会实践中,邓捷等志愿者重点着手于教会老人使用互联网技术,并不断创新,改进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方式。
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始终是邓捷所坚持的,“看到小朋友主动穿着传统服装来参加“迎新春活动”,老年人愿意体验新型的文化交流方式,这让我受到极大的触动。”邓捷表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能遗忘,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每一个中国人的义务。
“我认为社会实践切记盲目跟风,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最重要,朝着自己想要的方向前进才能在实践中学,在学习中实践。”从始至终,邓捷都保持着一颗热忱的心,她将“有一份光,发一份热”刻在心中,坚定地走在志愿服务的路上,为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贡献着青春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