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通讯员 钟湘)2025年4月15日是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为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响应国家关于“全民国家安全教育走深走实十周年”的号召,4月15日,人文学院组织了一系列教育活动,通过线上线下联动、理论实践结合的方式,引导师生共同筑牢国家安全的思想防线。
自20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设立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以来,每年4月15日都成为普及国家安全知识、强化公众安全意识的重要节点。今年,恰逢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走过的第十个年头,人文学院始终将国家安全教育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内容。学院明确以“观看公开课、开展主题团日活动、参与知识答题”等形式为主线,确保活动覆盖全体师生,实现教育效果最大化。
人文学院师生通过中国大学生在线官网观看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国家安全部推出的特别节目《2025年千万师生同上一堂国家安全教育课》。这堂公开课采用“魔方”式多维空间课堂形式,将名师讲解、案例警示、明星分享与艺术表演融为一体,为观众打造了沉浸式的学习体验。节目中,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杨明杰、浙江大学教授余潇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徐川等专家围绕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涵与实践展开深度解读。主持人康辉等公众人物则通过讲述历史故事和真实案例,生动诠释了国家安全与每个人息息相关。
“看到那些隐蔽战线的国安战士,我们深刻感受到国家安全工作的艰巨性和重要性。”观看结束后,师生们纷纷感慨,“这堂课让我们明白,国家安全不仅是国之大事,更是每个人的责任。”
人文学院各团支部积极围绕国家安全教育日开展了主题团日活动。活动中,各团支部通过组织学生学习国家安全法律法规、观看国家安全教育主题视频、讨论真实案例等形式,深入探讨国家安全与个人成长的关系。
此外,为巩固学习成果,人文学院组织学生参与了“全国大学生国家安全知识答题”活动。活动期间,学生们通过中国大学生在线微信公众号踊跃答题,内容涵盖国家安全法律法规、粮食安全、网络安全等多个领域。
国家安全教育不是一时之举,而是久久为功的系统工程。人文学院以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为契机,通过创新形式、丰富内容,成功营造了“国家安全人人有责”的浓厚氛围。未来,人文学院将继续探索教育新模式,将国家安全教育融入日常教学与校园文化,让安全意识成为师生的自觉行动,为构建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贡献高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