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时代本科就业与培养新趋势—就业趋势、发展动态与培养改革路径数字

文章来源: 人文学院 更新时间: 2025-07-14 20:15

  本网讯(通讯员 刘思妤)为了助力精准把握数字经济时代本科人才培养与就业趋势,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提升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由新视域文化产业学院和微影星火产业学院支持,麦可思研究院举办了“数字经济时代下的本科就业与培养新趋势”线上主题讲座,项潇老师参加会议。麦可思研究院副院长马妍基于《2025年中国本科就业报告》,深入剖析了本科毕业生就业与培养的相关情况。讲座开始,马妍介绍了数据背景,本次解读主要基于2024届本科毕业生培养质量跟踪评价数据,调查于2025年3月初完成,覆盖全国约17万应届毕业生样本;同时对2019届毕业生进行毕业5年后的中期跟踪调研,样本约9.7万人。

  随后,在就业结构与人才需求新趋势方面,从行业分布来看,近五年电子电器设备制造业、文化体育娱乐业等行业本科毕业生就业比例增加,而教育业、建筑业、信息产业等出现不同程度变化。毕业5年后,零售业、居民服务业等行业转换率高、电力、医疗教育等行业转换率低。

  从职业趋势看,销售类、媒体出版类等职业就业比例上升,中小学教育、建筑工程等职业比例下降。新兴职业方面,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领域人才需求紧缺,高校新增专业多集中在战略急需领域,但存在专业培养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在用人单位类型和规模上,民营企业是本科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流向,中小微型企业持续成为吸纳主体。就业地区上,东部地区吸引大量毕业生,本科毕业生就业重心向基层倾斜。此外,还介绍了绿牌和红牌专业情况以及毕业生升学情况。

  接着,谈到就业质量与职业发展新动态。就业质量方面,2024届本科毕业生从事专业相关工作比例为73% ,就业满意度整体上升,应届本科毕业生平均月收入稳中有升,毕业3年和5年后月收入增长明显,职位晋升比例受学历、行业、用人单位类型等因素影响,就业稳定性方面双一流院校表现更优。

  最后,关于技能重塑与培养改革新诉求。应届毕业生基本工作能力满足度提升,用人单位更倾向复合型人才。毕业5年后,终身学习能力需求度高但满足度低。素养提升方面,国际视野、数字素养等是本科教育教学的薄弱环节。本科毕业生对母校教学满意度上升,但对实习实践、课程内容等方面有改进诉求,对就业指导服务满意度也在上升,但线下招聘会有效性有待加强。

  总结来看,在大学生求职就业压力大的形势下,毕业生择业和升学理念更理性多元。新兴产业发展驱动就业结构变化,对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高校在专业调整时需避免同质化,加强系统性评估。新技术发展促使能力重塑,高校应加强跨学科协同培养,改进教学,提升毕业生能力以适应未来就业环境。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7/19 10:3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