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向实践一线延伸 担当在专业服务彰显 ——记武工院学前教育学子的特殊“实践课”

文章来源: 人文学院 更新时间: 2025-09-13 20:11

  本网讯(通讯员 汝利娜 王雄燕)9月10日至11日,人文学院教育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积极参与学校迎新点的“儿童乐园区”志愿服务活动,将课堂所学转化为实际服务,为新生家长提供专业、暖心的幼儿照护服务。此次活动由学校学工处精心组织,为人文学院教育系学前教育专业的同学们提供了宝贵的“实践课堂”平台,有效助力了学生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的转化。

  迎新点儿童乐园区科学设置了图书区、绘画区、角色区和益智玩具区,让孩子们能根据兴趣自主选择活动。人文学院教育系学前教育专业学子充分发挥专业特长,通过讲故事、互动游戏、绘画指导等方式,陪伴孩子们度过愉快时光,同时也展现了他们的职业素养与服务精神。

  专业陪伴,温暖互动:学子志愿服务案例

  在迎新生的儿童乐园区,我被孩子们的纯真与笑声深深打动。我们一起玩剪刀石头布和“手指猜猜乐”的游戏,她猜中时便咯咯笑个不停,猜不中时又拉着我的手,执意要再试一次。那份天真烂漫的热情,让人不由心生欢喜,也被这份可爱的坚持深深感染。

  在绘画区,一名小女孩主动向我寻求绘画指导。作品完成后,她睁大双眼询问:“老师,你看我画得好不好看?”在我给予积极肯定后,她主动分享今天是和爸爸妈妈一起送哥哥来报到。随后,她还向我们展示了一段即兴舞蹈。通过这一互动,我深刻感受到只要教师给予幼儿真诚、积极的回应,幼儿便会展现出愉悦和自信心、乐于表现自己。——刘金

  我观察到在积木区小朋友在拼搭积木时安静而专注,能持续较长时间进行建构活动。听故事是幼儿喜欢的活动,每当有老师开始讲故事,孩子们都会迅速围坐过来,睁大眼睛认真听讲,积极与老师互动。——王思维、余姣

  我注意到一个小男孩正独自玩着玩具,便主动走近他,轻声和他聊天。他话不多,但每次我问话,他都会乖巧地回应我。我察觉到他似乎更享受一个人专注游戏的状态,于是我没有过多打扰,而是拿起一本书,安静地坐在他身边陪伴。 ——彭奉如

  今天上午,我在儿童乐园区参与志愿服务,让我印象深刻的一个两岁多的小女孩。她身穿粉色小裙子,模样可爱,也格外有礼貌。当我问她几岁时,她用软软的声音告诉我,她两岁半了。我们一起玩玩具时,她主动向我介绍每一个玩具的名称。看到桌上摆放的小动物帽子,她口齿清晰地告诉我,自己最喜欢的是小青蛙帽子,还拿起小蜜蜂帽子递给我戴。 在陪她一起涂色时,她几次有些犹豫,小声说自己涂得不好看。我鼓励她不用担心,并表扬她画得很棒,她渐渐有了信心,还为小猫涂上了一条粉色的小裙子。之后,我和她玩蘑菇吐泡泡的游戏。当她手持蘑菇道具向我发射泡泡时,我配合着她假装被泡泡击倒。没想到她马上伸出小手拉我起来。那一刻,我感受到来自幼儿的善意和温暖。——韩佳英、徐雨洁

  实践育人,服务社会:学前教育的内涵延伸

  此次志愿服务活动,是人文学院教育系学前教育专业践行实践育人、服务社会理念的体现。学生们在志愿服务中锻炼了沟通、组织和保育能力,还在真实场景中深化了对幼儿心理和行为特点的理解。他们用专业知识和爱心,帮助家长缓解带孩子报到的压力,传递了教育的温度与人文关怀。

  人文学院教学副院长吴海燕表示:“本次由学工处搭建的志愿服务平台是一次生动的“移动课堂”,是我院深化课程实践化教学改革的重要体现。

  人文学院院长吴亚林认为:“学子们在真实情境中运用专业知识,不仅锻炼了保教技能,更培养了职业认同感与社会责任感。这样的活动实现了高校服务社会、实践育人双向赋能,为我们未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宝贵经验。”

  人文学院教育系学前教育专业将继续推动课堂教学与社会服务深度融合,培养更多具有责任感、实践能力和教育情怀的优秀幼儿教师。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9/18 19:5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