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AI,共育未来“ 武工院人文学院人工智能应用训练营成功举办

文章来源: 人文学院 更新时间: 2025-09-21 20:42

  本网讯(通讯员 吴海燕 杨敏艳 宋越辉)秋光潋滟,桂子飘香。2025年9月19日至20日,在武汉工程科技学院新时域文化产业学院支持下,人文学院成功举办“携手AI,共育未来“人工智能应用训练营。本次活动特别邀请了实验小学教师团队共同参与,通过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工作者的深度对话,搭建了跨学段、跨层次的人工智能教育应用交流平台,推动了人工智能教学理念与实践经验的融合互通。训练营聚焦人工智能与教育的融合创新,通过系统化课程设计与实战训练,为一线教育工作者提供前沿的智能教学理念与实用工具,全面助力教育智能化转型。

  训练营课程体系涵盖四大核心模块,从人工智能基础理论与提示词设计,到大模型多场景应用与教育智能体开发,层层递进,展现人工智能如何重塑教学流程、拓展教育边界,为参训教师带来全新的教学视野与方法支持。

  课程以“效率提升—质量突破—生态构建”三重进阶为主线,致力于推动教学实践深刻变革:借助智能技术实现教案生成、自动批改、个性化评价等环节提质增效;依托AI开展学情分析与精准教学设计;更进一步引导教师构建教育智能体,打造人机协同的教学新样态。

  首日课程聚焦人工智能基础认知与大模型应用。主讲教师系统梳理了人工智能发展脉络与关键技术,涵盖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多模态技术等核心内容,并重点解析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原理与实践。在提示词工程环节,学员通过小组协作掌握结构化提问策略,提升与大模型交互的精准性与创造性。结合实际教学案例,课程展示了AI在备课、互动、评价等环节的广泛应用,极大拓展了教师对智能辅助教学的想象空间。

  次日培训以智能体开发为核心,引入Coze等低代码平台,指导教师快速构建任务型智能体。通过生成结构化教案、标准化试卷及教育数字人等实战案例,学员亲身体验智能体技术如何减轻工作负担、释放教学创意。在小组协作开发环节,各团队围绕实际教育主题,完成从需求分析、功能设计到智能体发布的完整流程,并在汇报展示中交流开发经验与创新心得。

  训练营获得参训教师的高度认可。大家一致认为,课程内容系统实用、形式生动丰富,不仅深化了对人工智能的理解,更显著增强了将AI融入教学实践的信心与能力。程晶老师表示,将在今后的教学中积极尝试智能工具,探索更具启发性、适应性和互动性的新型教学模式。

  吴亚林院长在闭幕总结中高度评价本次训练营的成果:“人工智能不仅是教学工具的革命,更是教育理念与范式的深刻转型。本次培训真正实现了从技术认知到课堂实践的贯通,老师们在智能教学设计、资源生成与学情反馈等多方面展现出令人惊喜的创造力。学院将继续加大支持,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全环节的深度融合,构建以智能增强为特征的教学新生态。

  “携手AI,共育未来”不仅是一次培训,更是一个开端。武汉工程科技学院新时域文化产业学院将持续推进人工智能与教育实践的深度融合,支持教师在智能教育浪潮中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共同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9/24 19: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