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刘思妤 阮静轩)为助力2025级新生科学规划大学生涯,明确学业发展方向,顺利开启大学生涯之旅,9月27日,武汉工程科技学院于三教报告厅举办了面向汉语(文传)本、25社体本、25体教本、25小学本、25学前本、25英语本全体新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特邀张伟静老师和阚卓妍老师担任主讲。

讲座伊始,张伟静老师以“认识你的‘角色’——你自己”为切入点,引导新生从兴趣、优势、目标三个维度进行自我探索。她结合生动的案例,鼓励同学们思考自己的兴趣是什么、优势是什么、人生追求是什么,以此建立清晰的自我认知,为生涯规划筑牢根基。

在大学学业规划的核心讲解环节,张伟静老师按照大学四年的时间脉络,逐一解析各阶段的重点任务。大一作为适应期,她强调“不要宅在宿舍”,建议新生积极适应大学生活、加深专业认知,同时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个性兴趣,通过参加学校社团等活动拓展视野;大二作为探索期,需聚焦“确定天赋和主修技能”,反思学习成绩、修正学习目标,重视学业质量、打好专业基础;大三作为定向期,进入“冲刺与实践”阶段,要做好个人环境评价、确认生涯目标,强化专业实践以培育核心优势,还可通过课余科研、学科竞赛、社会服务等提升通用技能;最后大四是冲刺阶段,则需完成角色转换,做好求职、考研或考公准备,积极参与招聘、兼顾学业实习,积累工作业绩。

为帮助新生建立系统的目标体系,张伟静老师还阐释了长期目标、中期目标、短期目标的层级关系,强调学业规划要与职业发展、人生追求一脉相承。此外,她还展示了学生会结构图,鼓励新生通过参与学生组织锻炼能力,为生涯发展积累经验。
讲座尾声,张伟静老师寄语2025级新生:“职业生涯规划是一场关于未来与可能的奇妙探险,希望你们在大学旅程中,既能深耕专业,又能找准方向,勇敢探索、积极实践,最终收获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并且国际教育的阚卓妍老师也分享了往届学生参与国际交流项目的成长故事,展示了跨文化交流对个人认知升级、视野开拓的积极作用。她强调“了解世界”是为了更好“认识自己”,鼓励新生在大学期间积极关注国际教育资源,参与语言培训、海外研学、国际竞赛等活动,在多元文化碰撞中明确自我定位与发展方向.

此次职业生涯规划专题讲座的举办,是学校落实人才培养目标、助力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举措。它不仅为新生理清了大学学业与职业发展的逻辑关系,传授了生涯规划的方法与工具,更激发了他们主动规划、积极成长的意识,为其在大学阶段乃至长远人生中锚定方向、逐梦前行提供了有力指引。学校后续将持续开展学业规划、就业指导等系列活动,为学生的生涯发展全程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