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安全防线,护佑求学之路 人文学院开展2025级新生生命安全反诈教育讲座

文章来源: 人文学院 更新时间: 2025-09-30 20:58

  本网讯(通讯员 王钰苹 任佳炫)为全面提升师学院新生安全防范意识,构筑坚实的校园安全屏障,9月30日下午,人文学院于图书馆五区报告厅举办了面向25汉语本科国际实验班、25商英专科国际实验班、25汉语(语教)本、25应用心理学本、25商英专班新生生命安全反诈教育讲座。此次讲座特邀武汉市公安局江夏分局纸坊街派出所的牛相超警官现场授课,牛警官将生命安全教育与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以下简称“反诈”)紧密结合,旨在通过精准宣传与情景演练,为新生上了一堂生动而深刻的安全必修课。

  讲座伊始,牛警官指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电信网络诈骗已成为威胁师生财产安全的主要风险之一。针对校园内高发的“刷单返利”、“冒充客服”、“虚假贷款”、“杀猪盘”等诈骗类型,牛警官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精准的反诈专题讲座。牛警官结合近期发生在高校的真实案例,以案说法,深入剖析了诈骗分子的作案手法与话术套路。“骗子们往往利用学生群体社会经验不足、寻求兼职或渴望情感认同的心理特点,步步设套。”他提醒广大新生,“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这“三不一多”原则是防范诈骗的关键。

  紧接着,牛警官在讲座中聚焦大学生群体因冲动、意气用事易触及的违法“雷区”,重点列举了故意伤害、寻衅滋事和校园欺凌三类典型案例。他提到,某高校学生因恋爱纠纷与他人发生争执,情绪失控动手致人轻伤,因故意伤害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不仅赔偿高额医疗费,还面临学业停摆;另有学生团伙为“出头”,在宿舍楼下围堵同学并言语威胁、推搡拉扯,因涉嫌寻衅滋事被警方传唤教育。针对更隐蔽的校园欺凌,他特别指出,除了肢体冲突,在班级群内恶意刷屏嘲讽、故意孤立同学、偷拍传播他人隐私等“软暴力”行为,同样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情节严重者还会涉嫌侮辱、诽谤,“别把‘小事’‘玩笑’不当回事,这些行为一旦越界,既是对他人的伤害,也会让自己付出法律代价。”

  随后,牛警官聚焦“远离毒品、珍爱生命”的核心话题,通过新型毒品仿真模型、禁毒教育视频,向同学们细致展示了伪装成“水果糖”“奶茶包”的合成毒品、含依托咪酯的“上头电子烟”及冰毒、摇头丸的外观特征与隐蔽性,反复提醒大家“别被‘无害’外表欺骗,陌生物品绝不碰、可疑邀约果断拒,他呼吁大家唯有从心底筑牢“防毒墙”,才能真正守护自己与家人的平安。此外,他就校园日常安全问题做出提醒:不随意进入陌生水域、妥善保管个人财物、遵守交通规则、避免酒后驾车或骑行,警示同学们:生命只有一次,必须从源头上防范风险,珍爱自己、守护他人。

  活动最后,牛警官进一步向同学们简要回顾了防诈、防骗、防毒等安全知识,同时还指导新生下载并注册“国家反诈中心”APP,详细介绍其预警劝阻、风险查询等功能,为大家的“钱袋子”装上科技防护罩。

  本次讲座内容翔实、案例生动,极具针对性和实用性。人文学院25级新生林同学在会后表示:“以前总觉得诈骗离自己很远,今天才发现骗局就潜伏在我们身边。这堂课不仅教会了我识别骗局,更重要的是改变了我的安全意识,真是受益匪浅。”人文学院将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活动,将反诈宣传常态化,全力筑牢校园安全防线,为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与顺利成才保驾护航。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9/30 21:4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