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启新程 锚定未来 武工院新视域文化产业学院英语系成功举行2025年"新生第一课"2025级英语专业新生“开学第一课”圆满完成

文章来源: 人文学院 更新时间: 2025-10-16 10:44

  本网讯 (通讯员 朱长平 何福林)为了给2025级英语类专业新生启迪学业规划、照亮未来航向,10月15日,人文学院于一号教学楼104室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开学第一课”专家讲座。本次活动由武工院新视域文化产业学院(英语系)主办。特邀湖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李池利,人文学院教学副院长吴海燕,英语系主任孙川慧和商务英语专业负责人陈坦老师与英语专业2025级新生共同探讨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涯与未来发展方向。活动由英语系主任孙川慧主持。

  活动伊始,孙川慧简要介绍了本次讲座的背景。她表示,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重新思考英语专业的价值与定位具有重要意义。随后,吴海燕致开幕词,她以“崭新的起点”为主题,鼓励新生以饱满热情迎接大学生活。她强调,大学不仅是知识传承的场所,更是人格塑造与价值实现的关键阶段,希望同学们勇于探索,不负青春使命。

  讲座中,李池利围绕“大学内涵及其对英语类专业学生的要求”展开阐述。他引用“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指出大学教育的根本在于弘扬光明德行、推动社会进步、追求道德至善。他进一步提出,英语专业学生应夯实语言基础,涵养人文素养,激发创新精神,成为语言能力、思想深度与文化厚度并重的复合型人才。

  在探讨“AI浪潮中英专生的危与机”环节,李池利指出,尽管AI在基础翻译、语法检查等领域带来“可替代性焦虑”,但也为英语专业学生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他强调,深度沟通、批判性思维、文化转译、创意与审美等能力,是AI难以替代的核心价值。他鼓励学生从“英语使用者”升级为“英语专家”,即在精通语言的基础上,融合商业、法律、技术等跨领域能力,成为能运用英语解决复杂问题的专业人才。

  针对“专业是否等同于职业”的困惑,讲座提出“破局之思”:英语专业不等于“会用英语”,而是成为“精通英语的复合型人才”。李池利还强调了“四大支柱”成长路径——语言深度、思维锐度、人文厚度、技能广度,助力学生成为AI无法替代的人才。同时他还为学生规划了“四年阶梯式成长路线图”,从大一的探索奠基,到大四的升华飞跃,逐步实现从校园到职场的顺利过渡。

  本次讲座不仅为初入校园的2025级英语专业新生拨开了学业迷雾,更在人工智能时代为同学们锚定了专业发展的独特价值与前进方向,激发了同学们对未来的深入思考与积极规划。讲座深刻启示了同学们,唯有将语言技能升华为解决复杂问题的跨领域智慧,方能于变局中开新局,在未来的广阔天地中,书写属于自己的卓越篇章。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10/21 19:39:59